![]() |
我国钢铁企业亟待提高综合竞争力
世界钢铁市场在1999至2001年间历经了一段相当不景气的时期,一方面受到整体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另一方面钢材贸易市场的竞争激烈,使得世界钢价持续探底,在2001年跌落到近20年的低点。也由于景气不佳,国际钢铁大厂纷纷降价以减少库存,造成市场出现恶性削价竞争局面,使得国内外钢厂都出现营业收入、获利均大幅下降的情况。以名列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7家钢铁公司来说,2001年平均年营业收入下降17%,在获利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意,7家公司中有5家出现亏损,而亏损超过5亿美元以上的有日本的住友金属和NKK,欧洲的阿塞勒和考勒斯集团等4家公司。随着经营压力的与日俱增,迫使钢铁企业必须审慎思考该如何调整经营策略以因应大幅变动的经营环境。世界钢铁市场逐步进入新的洗牌格局。几年前,德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克掳伯自在中国建立了不锈钢厂和镀锌厂。现在,蒂森克虏伯又将视线转移到了巴西,拟在当地建设1家年产500万吨的板坯厂。最近,中国宝钢和巴西矿业企业淡水河谷公司(CVRD)合资在巴西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厂,有资料表明,近两年或几年内,中国钢企还将在印、度、越南等地建立分厂。金模网CEO罗百辉指出,所有这些个案的背后,呈现明显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钢铁产业整合的显着特点,即一个特征明显的"梯度转移"现象正在全球钢铁业悄然形成。
首先,世界钢铁生产向经济活力旺盛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和潜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十分明显。在10年前,中国市场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吸引了包括钢铁巨头在内的世界所有产业的目光,一个向中国地区转移的大潮流很快形成并演变成滚滚而来之势,现在,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区之一,大大推进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国钢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就由年产钢1亿吨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5亿吨。全球IT咨询公司和服务公司Capgemini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比重为8%以上,印度的比例不足1但有证据显示,在今后5年内,印度将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机构对《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企业500强中的34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企业计划今后3~4年把与印度企业展开外包合作放在优先考虑地位。从这一点上分析,印度无疑已经成为许多钢铁巨头眼中的潜在发达地区。
| 发布时间:2012.02.15 来源: 查看次数:1839